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地勘单位抓住这个发展方向,就是找到了永不枯竭的富矿

云南以其独特的边疆风貌,河流湖泊、溶洞峰林、冰川温泉、山岳丘陵、峡谷瀑布、地质灾害遗迹、丹霞雅丹闻名全国,加上为数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多种多样的气候,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用“七彩云南”来描述这片土地是最合适不过。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占全国民族的45%。走进云南,你就不经意间走进了纳西族东巴文化、大理白族文化、傣族贝叶文化、彝族贝玛文化。四季如春的昆明、柔软时光的丽江、纯朴善良的香格里拉、风花雪月的大理和圣洁神秘的卡瓦格博神山……无一不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

地勘单位抓住这个发展方向,就是找到了永不枯竭的富矿

 

地勘单位如何开展地质旅游

作为传统的一个旅游大省,现阶段的云南旅游资源,也往往不同程度上缺乏系统、科学的评价,普遍存在模式粗放、层次不高、开发不深入、系统性不强、配套不完善、产业链不均衡等诸多问题。

地勘行业在新时期的要求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条件,找准切入点,合理利用地质勘查方法手段,系统调查和评价旅游资源,并使之有效的开发,紧密的融入当地区域经济建设中,这也是当前地质工作扩展服务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地勘单位抓住这个发展方向,就是找到了永不枯竭的富矿

 

地勘单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进入旅游业作为地勘经济增长的又一着力点,从地质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和规划入手,参与开发工作,从而逐步介入旅游产业。发现一处有价值的地质旅游资源,其意义不亚于找到一处大矿,矿山终有资源枯竭之时,而一处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建成景区之后,不但可以服务地方经济,而且能够可持续发展利用,是永不枯竭的富矿。

例如贵州省从2016年中开始调集17个地勘单位,参与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涉及全省58个县市区,完成旅游普查队伍省级业务骨干培训计划,利用专业优势帮助夯实贵州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基础、深挖旅游资源富矿。又如湖南省张家界市政府2016年底与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签订旅游地质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今后五年内在9个方面开展合作,包括全域旅游地质安全示范区建设、旅游地质调查评价,地质公园规划与建设技术咨询与服务、旅游地质灾害全面普查及治理工程建设、旅游景区(点)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以及旅游城市、旅游地理信息服务、全域旅游公益性、科普性地质技术服务、旅游安全地质技术支撑于保障服务等。

地勘单位抓住这个发展方向,就是找到了永不枯竭的富矿

 

中国地质公园的发展

当下时代,人民的需求已由主要满足物质生活需求,转化为主要满足精神需求,这些都为地质旅游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自从1985年建立中国旅游地学研究分会并首次提出“地质公园”以来,已过去35个春秋。30多年来,中国地质公园从无到有,从首创到持续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地质旅游行业的专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018年,自然资源部组建,其下设国家公园管理局,把所有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公园进行统一管理,这为过去侧重为地质公园服务的地质旅游创造了更广阔的服务空间。同时,文化与旅游部的建立,为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地质旅游必须与文化相结合提出了要求。

地勘单位抓住这个发展方向,就是找到了永不枯竭的富矿

 

截至目前,我国已先后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212个,总面积5.15余万平方千米,授予资格58个;批准建立省级地质公园343个;批准建立国家矿山公园33个,授予资格55个。同时,我国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37个,总面积4.6万平方千米,在全球140个世界地质公园中位居首位,占比达26%。中国是世界上地质公园数量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一个类型多样、分布遍及全国的地质公园体系已初步建立。

新时代地质旅游发展的总方略

一是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过去的30多年中,侧重于从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去研究,侧重于从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角度研究,研究领域偏窄,学科体系不够完善。今后,在研究方面要拓展到全部地学景观,要加强地学文化、地学生态环境、地学美学、地学与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等研究,使地质旅游成为指导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地学文化旅游的完整体系。

地勘单位抓住这个发展方向,就是找到了永不枯竭的富矿

二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研究方法。实践-理论-再实践,进而完善学科体系,是创建地质旅游的基本方法。今后要继续坚持,但要大大扩展实践对象,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并发明一系列室外样本收集、室内分析测试的仪器、工具和手段,创新传播地学知识的手段与方法,使地质旅游从定性走向定量。

三是建设一支有理想、有奉献精神的地学队伍。创新、团结、奉献、开拓是引领地质旅游发展的基础。创新是灵魂,团结是力源,奉献是宗旨,开拓是方针。今后,要把全国有这种信念的同仁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强大的地质旅游队伍,以保障地质旅游顺利开展。

四是扶持一批有战斗力的做地质旅游产业的单位和企业。推动地学文化旅游发展,与各类地质公园、国家公园、自然公园组织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最终推动世界地质旅游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地学中心。

地勘单位抓住这个发展方向,就是找到了永不枯竭的富矿

 

五是开拓服务领域。以地质公园为核心平台,将服务扩展到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整个地学文化旅游、全国地学研学旅行工作、建设地学文化镇村工作、推动地勘与矿业转型发展、推进高校建设旅游地学本科专业、推进旅游地学研究到科研机构以及将地球科学知识普及到全国公众中去。

地勘单位和企业地质旅游发展思路

发展地质旅游任重道远。对地质旅游今后5年的发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依托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创建一批地学内涵丰富、功能多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管理服务水准的“地学旅游研学基地”。

地勘单位抓住这个发展方向,就是找到了永不枯竭的富矿

 

二是规划推动一批“地学旅游精品线路”。

三是培养打造一批“地学文化创意产业园”。

四是培育打造一批“地学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地学旅游纪念品在旅游商品中的特色。

五是培育打造一批“地学文化特色小镇”、“地学文化村”。从精准扶贫和普及地学知识出发。

六是推动和高校旅游地学本科专业的合作建设。培养一大批旅游地学本科生、硕士、博士。

七是推动旅游地学研究机构体系建设,促使建立中国地质科学院旅游地学研究室,并在高校及地质单位建立旅游地学研究中心。

八是建立地学文化旅游导游培训体系。

此外,还要拍摄地学旅游科学专题片,地学旅游路线专题片。还要争取在5年内举办一次世界地质文化旅游大会、举办一次中国地学文化科普大会。

地勘单位抓住这个发展方向,就是找到了永不枯竭的富矿

 

地质旅游如何运用互联网模式呢?

现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是大趋势,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地质勘查不仅仅是从成因和演化历史上研究自然旅游资源,还可以做到以下5点:

一是把旅游资源调查和开发规划结合起来。通过政企合作、招投标等方式获得项目,并在综合以往资料的基础上,对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价,提供科学导游资料,普及地学知识,提高社会科普教育层次,弥补目前导游资料科学内容的不足,还可以期待发掘新的旅游资源。

二是利用互联网公开获得信息及时的特点,主动联系承接旅游区的工程项目,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估、治理、保护等工作。

地勘单位抓住这个发展方向,就是找到了永不枯竭的富矿

 

三是勘查项目地点如有特色地质景观或活动,则可以通过网络发布信息,争取类似驴友、深度游、自由行等爱好者参与进来,形成参观、科普、体验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特色旅游项目。

四是参与类似地一眼旅行等既有的网络平台,联合特色乡村,举办特色地质游、一日游、地勘体验游、地学科普游等。

地质勘查参与旅游业是具有可行性和发展性的,地勘单位可以凭借行业多年的专业数据与技术力量,结合地一眼平台等专业地质资源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更好的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让旅游业健康、科学、有序的发展。

地勘单位抓住这个发展方向,就是找到了永不枯竭的富矿

 

我们已迈入新时代,地质旅游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目标是使地质旅游成为世界领先的产业。我国要通过5年的努力,把地质旅游做大、做强、做精,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全球地质旅游发展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来源:整理自网络


地一眼公开征稿!

我们希望您在这里表达关于“地质+互联网”、地勘行业转型的观点、想法和思考!我们将为您提供具有影响力的新媒体矩阵平台,传递地质人的声音!

稿件要求:

1、文章必须原创首发,如若发现抄袭、洗稿等现象,后果自负,并追究原作者相关责任;

2、题材包括但不限于“地质+互联网”、地勘行业转型,文体不限;

3、来稿请私信联系小编。

自定义HTML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