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奇石玉石 >

中国观赏石简介(13)·浙江观赏石㈢

  • 2021-11-15 16:20:51
  • 来源:宁石斋博客
  • 作者:地一眼蒙古
  • 0
  • 0
  • 添加收藏

26、石树

石树,出自浙江省台州临海市海水中。该石是一种树木化石,色白,《素园石谱》有记载。

唐·郑遂《洽闻记》:“永昌年中,台州司马孟诜奏:临海水下,冯义得石连理树三株,皆白石。”

27、思石

思石,出自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古称太末县)。该石元·陆元仁《研北杂志》有记载。

28、涵碧石

涵碧石,出自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城南西岘峰东北麓涵碧池一带。唐末文学家罗隐曾取涵碧池石作砚。《云林石谱》涵碧石:“婺州东阳县之南五里,有涵碧池。唐令于兴宗得其胜概,凿池面瀑布,有二大石鱼置池面。鱼之前有石一块,高丈二许,巉岩可观,石之半凹然如掌。罗江东昔避地著书,尝以为研。好事者每往游览,刘禹锡有诗在集中。”

29、临安石

临安石,出自浙江省杭州临安市。《云林石谱》临安石:“杭州临安县石出土中,有两种,一深青色,一微青白色。其质奇怪,尖峰巍势,高者十数尺,小者数尺,或尺余,温润而坚,扣之有声。间有质朴。从而斧凿修治,磨砻增巧。顷岁钱塘千顷院有石一块,高数尺,旧有小承天法善堂徒弟折衣钵得此石,价五百余千。其石置方廨中,四面嵌空险怪,洞穴委曲,于石罅间植枇杷一株,颇年远,岩窦中尝有露珠凝滴,目为瑰石。……政和间取归内府,亦石之尤者。”

30、奉化石

奉化石,出自浙江省宁波奉化市。《云林石谱》奉化石:“明州奉化县诸山大石中,凡击取之,即有平面石。色微黄而稍润,扣之无声。其纹横裂两道,如细墨描写一带夹径寒林烟雾朦胧之状,或如深墨点染成高林,与无为军所产石屏颇相类。但石质顽矿,凡镌治旋薄,则纵横断裂。亦可加工磨砻为研屏,土人不知贵。”

31、方山石

方山石,又称黄岩石,出自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方山。《云林石谱》方山石:“台州黄岩县有方山,山之巅状如斗,因以得名。凡地中所产石,不以巨细,率皆方形,有数色,其质稍粗。”

方山古称永宁山,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山周围约20公里,平地突起,岩壁峻峙,四望皆方正,故称方山。主峰黄毛山,海拔529米。支脉有九峰山、白龙山、卧虎山等。

32、琅玕石

琅玕石,出自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沿海。《云林石谱》琅玕石:“明州昌国县沿海近浅岸,水底生琅玕石,状似珊瑚,或高三二尺,尤繁茂,必击筏悬绳方得之。初出水,色甚白,经久微紫黑,纹理如姜枝,一律遍多圆圜迹,扣之有声,稍燥。土人不甚贵,西北远方往往以装治假山。”注:昌国县,今舟山定海区。

33、杭石

杭石,出自浙江省杭州市。《云林石谱》杭石:“杭州石出土中,色多洁白,扣之无声,其质无峰峦,多磊磈,若梅李大,尖锐或如珠砂,有棱角,望之光明精莹。宜装缀假山,小有可观。”

《聊斋杂记·石谱》杭石:“白,无峰,岩多磊块、尖锐;或如朱砂床,有棱,望之光明。以上玩设。”

34、钟乳石

钟乳石,出自浙江省杭州市郊的周浦乡、桐庐县骆驼山、富阳市胥口镇,和金华市北山等地。该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是由含有碳酸钙的水渗过洞穴顶缝滴落时,水中的碳酸钙因水的蒸发而沉淀,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万年的沉积而形成。多呈白色、灰白色,也有黄、棕黄、浅红、灰褐等色泽,有的还闪烁晶莹夺目的荧光彩。石质坚而重,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断面较平整。钟乳石的形状很漂亮,多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大小不一,有的达十几米;有独峰,也有群峰,线条一般较圆净,颇具观赏价值。

《云林石谱》钟乳石:“婺州金华县智者三洞产石,巉岩如雪,间有悬石如钟乳,色灰白嵌空。予顷于洞获一石,大如拳,高数寸,若二龙交尾缠绕,鳞鬣爪甲悉备,中有数窍,因植溪荪,为好事者求去,亦疑钟乳点化所成。又洞中有石鼓石磬,击之各如其声。”

35、海宁浮石

海宁浮石,出自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镇东山。该石质地轻疏,吸水力强,极易生苔藓,色红褐,具有瘦、皱、漏、透的外形,入水浮出三分一,酷似水中之岛。海宁浮石可随意雕凿,是制作山水盆景的佳材。

硖石镇两侧有两座山峰,相传古时是连在一起的,称为硖山,秦始皇时开为东山、西山。东山坡上的浮石俯拾皆是,因近年拣采者较多,今已日渐稀少。

36、禹余粮石

禹余粮石,又称魂石、响石、空青、空石,出自浙江省绍兴嵊州市剡湖街道禹溪村周边的山中。该石外壳坚硬、内核疏松、摇之有声。多为圆块状,呈黄褐色,大小各异,有的外表褶皱象山核桃,有的状似铁球;石内中空,里面有黄色无砂质感的粉末,用手摇之,其内含物振动有声。

禹余粮石是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的一种,主要由含铁矿物氧化后,经水解汇集而成,蕴藏在禹溪周边一带的山土中,甚为稀少。相传夏禹治水功毕,将余粮弃于了溪边,后化为石,故称禹余粮。禹余粮石也是一种矿物药材。

嘉泰《会稽志》:“了山在(嵊)县东北一十二里,南有余粮岭,其地产禹余粮。”

◎在新昌县城东20公里的大市聚镇东峁山脚水帘洞附近,有拳头大小的圆石,形若鸡蛋,外壳或白或褐,比较疏松,内有如馅的石屑,乡人俗称石馒头,外形比较单调粗糙。

37、越石(砚石)

越石,出自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会稽山麓上灶乡一带。该石质地细腻,有紫、青、黑三种颜色,色泽妍丽,绚丽多彩;石上纹理丰富,构成的花纹有青花、鱼脑、蕉叶、金丝、银丝、紫袍、玉带、虎捺、美人红等。石中隐现青色花纹的称青花,隐现绿色花纹的称蕉叶,形似虎皮纹样的称虎捺,中镶玉色条纹的称玉带,呈紫红色花斑的称紫袍和美人红,在紫红色花斑中镶嵌白色方解石脉条纹的则称紫袍玉带。以越石制作砚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称"越石砚"或"越砚",有呵气成云,研墨无声,发墨而不滞笔等特点。

越石系下元界双溪坞群火山碎屑岩中夹泥岩,为浅变质安山质凝灰岩及凝灰质粉砂岩,赋存于元古代双溪坞群地层中。上灶亦称欧乡,距绍兴城东南约11公里,石坑有上岩、中岩、下岩之分,其中以下岩所产为上品。

38、青溪石(砚石)

青溪石,又称青溪龙石、青石,出自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旧名"青溪")西乡龙眼山龙潭瀑布中段。该石为灰黑色粉砂质板岩,赋存于奥陶系地层中,石质坚润,结构严密,抚之如肌,磨之有峰。根据其颜色、质地、纹理的差异,青溪石可分为云龙、雨夹雪、眉子三种:石中具有云纹,且布满了金星的称"云龙";在灰黑色石上镶嵌着颗颗银星的称"雨夹雪";在石中布满眉毛状金丝,宛如流云飞升的称"眉子"。

用青溪石制成的砚台称"青溪龙砚"、"青溪石砚"、"青溪砚"。成砚光洁墨黑,呵气成雾,储水不涸,发墨细腻而不损笔峰。相传,青溪龙砚是明嘉靖三十七年~四十一年海瑞在淳安任知县时倡刻,并命名的。

39、西石(砚石)

西石,出自浙江省衢州江山市大陈岭乡和常山县青石镇一带的砚瓦山。该石为钙质泥岩,赋存于上奥陶统黄泥岗组中。石质结实细腻,光滑坚润,长年浸于水中者色青,山石者色紫,其中以紫红色为佳。根据其颜色、纹理的不同,西石可分为紫石、紫金石、金星、玉带、青花等数十种,还有极其名贵在紫石中贯穿有一条白筋的紫袍玉带石,和石中有黑白相晕的石眼,并紧靠石眼存一小片绿色的珍稀石品。西石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衢州古称西安,砚山前有一清流名西溪,故名。

用西石制成的砚台称"西石砚"或"西砚",石质滋润,呵气可磨,水贮其中,久不干涸,易发墨,不损亳,明万历年间为西砚生产的全盛时期。

40、开化石(砚石)

开化石,出自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开化县等地。该石色墨坚润,与歙石相近,可用于制砚。成砚因地而名,称为衢砚或开化石砚,大者有三尺,但多不发墨。

《云林石谱》开化石:“衢州开化县龙山深土中出石,垒磈或巉岩可观,色稍燥,扣之有声。又地名鳖滩,亦多产石水中,色稍青润,石质骨粗而肉细,率皆全质,间有群峰前后罗列,若大山气势,比之思溪,无崷崪势,扣之亦有声。”《长物志》:“衢砚出衢州开化县,有极大者,色黑。”《古玩指南》:“浙江省衢州属常山县之开化,产黑石,坚润有似歙石,用以制砚颇佳。大者有三尺,但多不发墨。传统名产有金星、玉带砚。”

41、华严石(砚石)

华严石,又名罗浮石,出自浙江省温州市江北岸的罗浮山、华严山,该石质地稍润,呈赤、黄、紫等色泽,石上横纹微粗,色黄者间有黑斑,色赤者多有白沙点,可用于制砚,成砚称“华严石砚”。

罗浮山及屏立于北面的华严山,昔以盛产砚石著称。《云林石谱》华严石:“温州华严石出川水中,一种色黄,一种黄而斑黑,一种色紫。石理有横纹,微粗,扣之无声,稍润。土人镌治为方圆器。紫者亦堪为研,颇发墨。”《温州府志》:“罗浮山,去城五里,有石可为砚。”晋·王羲之《法帖》中记:“近得华严石砚颇佳”。宋·米芾《砚史》:“温州华严尼寺岩石:石理向日视之如方城石,磨墨不热无泡,发墨生光,如漆如油,有艳不渗,色赤而多有白沙点,为砚,则避磨墨处。比方城差慢,难崭而易磨。亦有白点,点处有玉性,扣之声平无韵。”

42、大洪石(印石)

大洪石,又称仙居石,出自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东南30多公里处的朱溪区大洪村。该石石质细腻、稍韧、略软,光泽较强,色彩较灰暗,多为紫地或灰地,上有红白冻斑,偶有通灵者,常见品种有紫石、白花石、黄花石、红花石等。此石资源稀少,始采于民国时期,可用于雕制工艺品和篆刻印章。

43、小顺石(印石)

小顺石,又称丽水石、云和石,出自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东北17公里的小顺。该石质细腻温润,微透明至全透明,性软滞涩;有红、黄、白及橘红、橙黄、紫罗兰等颜色,色彩明丽,花纹多姿;软硬适中,柔润受刀;其中小顺冻按颜色分有白冻、黄冻、红冻、彩冻数种。小顺叶蜡石矿控制矿体长450米,矿体厚4~17米,早在元明时期就被开采用作篆刻材料,但没有大材,多为不规则薄料。

44、大松石(印石)

大松石,又名大嵩石、牛祭石、羊求休,出自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球山。该石多呈浅灰或灰带黄等色,色调深沉,肌理多有墨点状的黑斑纹,或圆圈状的红斑点,并有或疏或密的絮状纹;色相纹理千差万别,亦有紫、青、蓝等色,单色者极少,多有旁色间杂。质地细腻温润,凝结,光洁亮泽,微透明,石性通灵,受刀韧性佳,宜用于篆刻印章。

大松石的矿物构成以叶蜡石为主,少量有地开石、高岭石等粘土类矿物混生而成,蕴存于岩石表层或围岩夹缝中,石材薄,形如带状,宽者20余厘米,窄者仅几厘米,大材难得。球山南北两处偶有开采,北面为多,但产量极稀少。石体多砂、裂纹,经打磨后,质地通灵、软嫩、温润。

《鄞县通志·博物志》载:“球山为流纹岩系上部之凝灰质流纹岩,在曾经采石之岩基中见有极清楚之断层面,在此断层上附有光滑之笔蜡石薄层,笔蜡石即雕刻图章用形似冻石之石,谓球山曾产玉石者即此也。”

附录:

㈠、排衙石

排衙石,属自然景观石。在浙江省杭州市凤凰山右,极顶有石笋十馀,两侧排立如从卫拱立趋向,吴越国王钱鏐命名为排衙石;《云林石谱》谓之排牙石;《府志》谓之石笋林;《圣果寺志》谓之队石。

《云林石谱》排牙石:“临安府府署之侧,一山甚高。名拜郊台,吴越钱氏故迹。山巅险峻处,两边各有列石数十块,从地生出者,峰峦巉岩,穿眼委曲,翠润而坚,谓之排牙石。”

㈡、苏氏排衙石

《云林石谱》苏氏排衙石:“镇江苏仲恭留台家有石,如蹲狮子,或如睡鸂鶒,罗列八九株,太守梅知胜目之为"苏氏排衙石"。又有一石笋,高九尺有奇,浑然天成,目之为"栋隆",悉归内府矣。……”

㈢、浙江印石

除前述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印章石——昌化鸡血石、昌化石、青田石外,以及萧山石、宝华石、大洪石、小顺石、大松石等,可用于篆刻印章的石头还有:

◇东坑石,出自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东坑。该石质地近似青田石,较为细腻;品种有东坑青白石、东坑红石、东坑黄石;另有一种青白底间红黄等色平行纹,称东坑绳纹石。

◇泰顺叶蜡石,出自浙江省泰顺县龟湖镇一带。该石质温润,色彩纹理较丰富,有红、黄、青等色;叶蜡石主矿区3.6平方公里,储存量亿吨以上,品种多,但石中有杂质参杂其间,毫无杂质的大料很难取,多作工业用途开采,其质地较纯者,可作为雕刻材料。

◇上虞叶蜡石,出自浙江省绍兴上虞市江山乡梁岙和横塘乡王家埠等地。该石呈浅绿或灰白色,性柔有滑腻感,具弱蜡状光泽,致密团块状。硬度高于青田石,比重较寿山和青田大些,质细,朱文极佳,部分极纯之材类似兰花青田。上虞叶蜡石始采于1958年,主要作工业用途,其中质地较纯者,可作为雕刻材料。

◇平阳石,《福州寿山石志》:“平阳石产于浙江省平阳县雁荡山,质嫩松软,有白、灰、黄、红等色,间有白色细点。”

自定义HTML内容
Baidu
map